过得不满意,是你生命里少了这2个人!

八卦 作者:张德芬空间 2023-01-27 16:17:41

作者 | 冰千里

来源 | 冰千里(ID:zixunzhuli-666)

前几日与一朋友吃饭,她谈到了自己的两个朋友。

一个经常见面、一起聊天、逛街、吃饭、带孩子,“和她在一起很轻松”朋友笑着说。

而另一个尽管离得近,一年也见不了几次,“可我总想起她”,朋友接着说“但不想见她,会有压力”。

我笑了笑,陷入了沉思。

很多细心的家长也会发现,孩子总有2类朋友,一类是“不如他的”,另一类是“比他厉害的”。

他总与不如他的在一起,厉害的则敬而远之,即便家长如何说“你要多和优秀的同学做朋友”也无济于事。

这两类朋友,我分别称为“理想化客体”和“被理想化客体”。

“理想化客体”的特点是:

  • 你认为他比你优秀,无论世俗成就(学业、工作、金钱、容貌、地位、专业)还是性格(一般指做人处事的态度)
  • 日常生活你总浮现他的样子,遇到事情会想他是如何处理的;
  • 想象层面,你总与他暗暗较劲,也会以他为榜样,继而引发各种情绪;
  • 偷偷关注他的一切,却不表现出来,也不愿让别人看到;
  • 不会觉察到潜意识对他的嫉妒、愤怒、贬低;
  • 不轻易同他见面,因为每次见面都有压力。

“被理想化客体”的特点是:

  • 至少在某一领域,你觉得自己比较优秀,最低也不比他差;
  • 很愿与他见面,无聊时也总联系他;
  • 遇到分歧,多数情况你说了算;
  • 在他面前,你会有照顾、帮助、谦让、指导,以及同情、调侃的心理;
  • 和他在一起会更放松,会觉得自己没那么糟;
  • 只是你这么觉得,对方并不一定这么想,比如你认为比他优秀,他不一定这么认为,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你心里就是这么认为的”;
  • 以上多数是潜意识的,意识上你更愿意相信,你们只是聊得来。

另外,这两种朋友不一定非得是两个人,也许是几个人或一群人。


我以为,每个人都需要有“理想化客体”和“被理想化客体”。

前者会给你动力和勇气,给你生活的目标和意义;后者会让你更活在当下、对自己更满意。

人生不就在这样度过吗:一方面要上进、积极、自律、要优秀、要不断达成目标;另一方面也需要懒惰、消极、颓废,没目标也是可以的。

我信“人性本惰”,除非对自己很不满意,否则没人愿为优秀而苦苦奔波。

但事与愿违,对多数人而言,对自己的“不满”一定超过“满意”,而从不满到满意的过程就是活着的某种意义感。

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有某种动力推动,有让自己优秀的动力,也要有让自己懒惰的动力,只是后者人们不再用“动力”这个词,而是称之为“理由”或“借口”。

但实际上这些借口和理由更是一种动力,没有它,你是无法说服自己甘于现状的。

动力仅仅依靠本人难以维系,最好有他人共同承担。

譬如注重成绩的孩子总盯着前几名的孩子;注重游戏的孩子也总盯着资深玩家;运动员总盯着跑在他前面的人;你也总盯着行业内的佼佼者,等等。

此刻你就正在理想化他们,他们成了你的“理想化客体”,也正在与你共同分担动力。

他们最好离你别太远,也别太近。太远与你无关,太近则没机会。

每个人除了这个动力,更喜欢另一种动力,譬如孩子尽管盯着前几名,但让他真正窃喜的是排在他后面的。

就算学习成绩的最后一名也会发展出另一种比别人强的成绩,什么网络游戏打架淘气谈恋爱等等。

故此,有这两类朋友作参照物,才会让人内心平衡,才不至于被必须上进累死,也不至于被必须懒惰气死。

无论“理想化客体”还是“被理想化客体”,都源于“认同”。

一个人在早年最好要“认同养育者”。

这个人也许是父母、祖父母、亲戚,也许是老师、同学或别人家的孩子,当然,最好是同性别的父母。

父母更要有让孩子认同自己的能力。

无论以身作则还是言传身教,孩子必须对至少其中一人认同,这就是理想化的过程,父母成了孩子的“理想化客体”。这会给他带来各种健康成长的动力,无论顺境还是逆境。

这样的孩子长大也更愿成为别人的理想化客体,就是我谈到的“被理想化客体”,自己成为别人的榜样,从而得到更大认同,继而获得价值与尊严,也对自己越来越满意。

但事实是很多父母做不到,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比如指责贬低羞辱孩子,无论如何,孩子缺失了这个理想化父母的过程。

那么在他以后人生中,就会幻想出“理想化客体”。

通常情况下,这个幻想的客体与父母本人特质或对待孩子的态度成反比:

父母暴力,幻想客体就是温和的;

父母懦弱,幻想客体就是充满力量的;

父母疏离,幻想客体就是亲密的;

诸如此类。

一旦他们把幻想投注现实某人,就很容易轻信并去追随他,误以为这就是你真正的理想化客体——但幻想绝不可靠,无法认清对方本来面目,所以很可能“受伤”,这也是总遇到“渣男渣女”的关键因素。

也有可能因为匮乏,孩子无法投注给他人,只能自己成为自己的理想化客体。

这就会让你无比辛苦,因为并无经验。

这两种并不是真实的“理想化”和“被理想化”,而是某种变形,某种无法认同、无法依靠的变形,属于盲目状态,呈现出来的现实是:

总是不够、总是不满、总是消耗。

还有很深的孤独感。


“被理想化”的感觉很好,无须过多分析,只管享受其中,并尊重对方,即可。
而“理想化客体”则要经历这四个过程:维护、破碎、超越、重建;然后再次循环:维护、破碎、超越、重建。

维护:

你不会让他人或自己去破坏这个人在你心中的地位,即便别人说他不好,你不仅不信,还会为其辩解,以此维护心中的权威感,尽管别人说他不好时你也有点小开心。

这个过程很长,取决你对自己的满意度。

破碎:

随着你对自己满意度越来越高,对方的形象也越来越淡,就像一个少年有了真实的力量,就不会觉得父亲有多强壮,甚至会觉得过去那个崇拜父亲的自己很可笑。

破碎是成长的标志,也是失去的过程。

如温尼科特所言“青春期孩子是踏着父母尸体走过来的”,换句话说:

英雄死去的那一刻,你才有可能成为英雄。

超越:

开始你不敢翻越这座山,因为你不知道山后面有什么,后来你鼓起勇气翻越山丘,才发现还有更多群山等候。

无论如何,此刻你就站在过去那座山的山顶,在人生这个阶段,你超越了它,成为了自己。

那座山就是你曾经的理想化客体,别忙着继续翻越,先享受超越的乐趣。

因为每次超越都是一次自我实现,都会带来巨大愉悦感,人生的意义莫过于此。

重建:

人之所生生不息,就是能破碎之前的理想化,建立新的理想化,再破碎、再重建,这是人类进步的源泉。

事实上,在你短暂人生中的关键,恰恰就是破碎和重建的那几次。

而在这四个阶段中,最重要的是“维护阶段”。

因为每个阶段的“理想化客体”都是“你无法活出的自己”。

你的仰慕和嫉妒皆来源于此,你的嘲讽与贬低更是对自己的不满,很多时候,理想化客体就是你自己,只是把这个部分投注给了另一个人,便于你去“使用”它。

是的,“使用”理想化客体很重要,但凡你拥有了这个人,就拥有了使用他的权利,就像在你内心有一千次拥抱他的念头,也有一千次掐死他的念头一样。

使用他的前提,就是要维护他、珍惜他。因为在你内心没有强大到离开他的时候,他碎了,你就碎了。

就像被父亲举过头顶的孩子,父亲是孩子的理想化客体,孩子是开心的、骄傲的、自信的。

而此时若有人把父亲踹倒,摔得最惨的是孩子,自信也会碎一地,开心变成了创伤,修复起来十分困难。

其实,你维护的不仅仅是那个被你理想化了的人,而是你内心那份执着与坚定,那份希望感。

让他伴你同行吧,无论是同行还是对手,无论是朋友还是敌人,在本质上他就是另一个你。

这样慢慢成长,你才能在关系中活出独立的人格,做到真实的既亲密又独立!

*作者简介:冰千里,知名心理咨询师,心理学作家,一个孤独的心灵探索者,著有《解锁亲密关系》、《亲密而独立》,新书《心灵书写》全网热销中,愿你好好爱自己。个人公众号:冰千里(zixunzhuli-666)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张德芬空间】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