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官宣喜讯,冲上热搜第一

情感 作者:捡书姑娘 2022-07-31 23:00:02

大家好,这里是捡书姑娘推出的全新女性系列栏目——「101个她」


每期讲一个女性故事,让更多看不见的她走到台前,她们不是性别符号,而是生动的、活泼的、强大的女性。


或许不同的她会给你带来不同的思考,如果你也想参与到栏目中来,可以扫描文末二维码,姑娘一直在等你。


今天是第 期。


我们来讲述来自山区的她,身处命运的低谷,却绝地反杀。


一个女孩需要多少勇气和智慧才能走出赤贫的家乡?


十年寒窗苦读,她踏着悬在山崖的天梯,一步一步坚定地走向群山之外,那里一马平川绿草茵茵,她看见了希望。


这个女孩来自四川大凉山的某贫困乡村,就在前几天,一直帮扶她家的博主激动地发了微博,大家纷纷祝福,一度冲上了热搜——


她考上了大学,这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这个世界就是这般魔幻——


有人在探讨星空、艺术、哲学;有人因为考上了普通大专,而奔走相告。



说起来有点心酸。


考上大专,是改变这个女孩命运的唯一的救命稻草,因为——


再不走出这里,她就会嫁人育儿,从此山的那面不再是未见的湛蓝大海,而是一座座,无尽的大山。




毒品、艾滋、死亡、孤儿


女孩的家乡是四川省凉山自治区的某贫困村。这里曾经极度贫困,现在在国家的扶贫政策下,才有了能眺望美好未来的可能性。



但是十年前的凉山,却是中国的痛,那里毒品泛滥,艾滋丛生,诞生了孤儿群体。



一个班上有17个孩子是孤儿,他们都有一个近乎相同的遭遇——


要么父母吸毒双亡,要么父亲去世,母亲改嫁。



凉山的痛,绕不开毒品。


九十年代末,大量彝族青年走出大山,但凉山彝族在解放之前是原始的奴隶制社会,因为交通闭塞,他们没有完全接受现代教育,突然来到现代社会后,彝族青年无所适从。


但人活着,就要吃饭。


彼时的金三角毒品偷摸顺着云南边境进来了,也让这群彝族青年就此掉入深渊——


他们开始吸毒贩毒、以贩养吸,让家乡成为毒品的中转站,而毒品泛滥后,吸毒者开始共用一个针头,他们彻底堕入魔鬼的深渊,艾滋蔓延开来,把绝望带给每一个家庭。


毒品,让这片贫瘠的土地越发贫困。



数十年的沉疴痼疾让凉山成为了全国最后一个村通车的地区,也是扶贫攻坚的重点地区。


客观来说,现在的凉山毒雾已经散去,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


但凉山地区长达千年的恶俗依然顽固地存在——


其中最小的女孩子只有3岁


最令人不寒而栗的是,凉山根据学历定彩礼,你学历越高,得到的彩礼就会越高。



初中女学生的彩礼在25万左右,而女大学生的彩礼在50万~100万这个区间。


赤裸裸地明码标价,令人骇然。


学历在凉山不是通往外界的优秀凭证,而是物化女性的标准——


谁有钱,谁就能娶了这个高学历的女人。



在凉山普遍重男轻女的文化环境下,女性自救,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还记得姑娘开篇提到的那个女孩吗?她考上了大学,让很多媒人望而却步,妈妈也想通了,不再逼她嫁人,她通过读书改变了命运。


所以帮扶女孩的博主才会激动地说——


“一个女孩子,通过读书,彻底地改变了命运!”




通往未来的路


未来,是个天然带有希望的词。


但是对于某些贫困地区的女孩来说,未来变得模糊,她们对于自己想做什么,没有任何概念。


只记得祖祖辈辈都在说:“女人啊,迟早要嫁人的。”


于是她们等着被嫁人,然后听从长辈的规训,生儿育女。


一生就这样过去了。


直到有人出现,叫醒了她们——


女孩们,去读书吧!去改变命运吧!


振聋发聩的呐喊让女孩们的未来有了具体的模样——


走出这里,看广阔天地。



这里有三位凭借「读书改变命运」的女性自述,现在和姑娘一起走进她们的前半生。


30岁 教师


在我小时候,没有“读书会改变命运”这个概念,因为这里太穷了,抬头一望全是高耸入云的群山,终年云雾缭绕,而我的家,就在群山的角落里。


直到这个山窝窝里来了支教老师。


他们很年轻,总是脸上挂着笑,在土房子里,我上了人生的第一课,然后就被家里拖走了。


他们说女孩子读书能有什么用,以后还不是要嫁人,可是我明明看见有些女孩子每天顺着山路去上学,只有我跟着大人喂猪割草。


如果不出意外,我的人生就是不断的喂猪割草,然后嫁给一个男人,生儿育女,继续喂猪割草,彻底被大山圈养,就这样无意义地过一生。


直到那位年轻的支教老师闯进我家,从我手里扔掉勺子,把我带回了课堂。


她和父母吵架,看似弱小的她却十分有力量,坚定地说:“她的学费,不用你们管!”


我终于开始上学了,虽然条件非常艰苦,但没有哪一天比上学的日子还幸福。


父母在叹气,因为隔壁那女孩嫁人了,彩礼很高,我不敢反驳,我害怕自己也会被迫以「×万」的价格嫁人。


读书,成为了我唯一的人生目标,我考上了大学,从这里走出去,看见了更宽广的世界。原来有人不必担心嫁人,只需安心读书就好。


那我家乡的女孩呢?


后来,我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身份回到家乡,捡起了支教老师未完成的梦想——


“让每个孩子都读书,改变他们的命运。”


27岁  会计


我叫盼弟,小时候没有重男轻女这个概念,只知道我是姐姐,得让着弟弟,时常因为照顾不到位而被爸爸骂「赔钱货」,而妈妈则抱着弟弟在旁边笑。


第一次上学,是村委会的人上门劝告父母,我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只记得父母看向我,那犹如刀子一般,愤恨的眼神。


因为他们要为我「破费」了,在此后的日子里,我如履薄冰地般的活着,说错一句话 ,非打即骂。


酷暑严寒,四季轮回,那个时候我并不知道读书的意义在哪里,只是想着去学校就能离家里更远一点。


直到我走出了山区,来到县城读中学,看见了五光十色的世界,原来外面竟如此精彩,我自卑的心,在疯狂跳动——


我一定要走出这里。


中学时代,整整六年,父母没有一次来到学校看我,因为家里很少给钱,我一边勤工俭学,一边疯狂学习,年级第一一直是我。


高考那天,他们才舍得对我笑一笑,说:“好好考,将来出去找个城里人,给你弟也找个媳妇。”


后来,我来到了一座沿海城市,再也没有回去家乡,面对大海 ,我心潮澎湃,想到夹缝中成长的前半生,我突然哽咽——


不敢想象,如果当初我没有去读书,今天的我,会在哪里?可能穷极一生,见到过最繁华的世界就是县城的夜市。


真庆幸,我有了自己的人生。


25岁 国企


我家里并不是国家级贫困山区,相反,我们这里的小镇发展很不错。


但镇上的学校并不好,不良少年很多,每天的学校门口都乌泱泱围着一大帮人,有的是社会上的闲散青年,有的是学校的风云人物。


直到一次我遇到了几个混混,他们翻我的书包找钱,我只会在一旁哭,最后是丽姐发现了我,把我带回了家。


丽姐是邻居,虽然和我的关系还不错,但她也是个太妹,我几乎能在每一周的大会上听到她的名字,丽姐对此毫不在意,嘲笑完学校,就和她的朋友去厕所抽烟。


父母告诫我,不要和隔壁那女的走得太近,她不是什么好女孩,要我好好读书。


初三那年,丽姐因为一个男孩,被人打进了医院,我以为这次她能洗心革面,好好学习,谁想到她出院后,叫了很多人替自己报仇。


结果到了最后,架打完了,丽姐被学校劝退了,男孩也跟别人跑了。


后来我再也没有见过她了。


直到工作后,我过年回家的时候,又看见了她——


臃肿,憔悴,贫穷,身边跟着两个流鼻涕的孩子,家里还有一个好吃懒做的男人。


我听家里人说,她后来去别的城市打工,有一年大着肚子回来了,父母张罗了很久,终于把她嫁出去了。


她跟我打招呼,说有体面工作就是好啊,最后又对她两个孩子说:“以后要好好读书。”


她只比我大一岁,但此刻,却肉眼可见的老我十岁。


看完三位女孩的自述,姑娘仿佛看了一部电影——


一个女孩如何拯救自己。


她们是无数我们不曾看见的女孩的缩影,通过读书冲出了命运的桎梏,看见了广阔天地。


这是一股来自生命最原始的力量——


我想活下去,不是生存,而是作为一个人,有尊严地活下去。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是中华文明的传统。


但在封建时代,读书受教育的权利,是为贵族所垄断的。


直到新中国的成立,全国扫盲运动兴起,读书这件事,千百年来第一次下沉到所有人。



可尽管如此,女性文盲率始终高于男性,其中理由不乏封建思想的余孽,最深刻的便是重男轻女。



张桂梅校长曾经说过,她见过高三的女孩在家里干活,而父母把一个初二的儿子送去了县城补习。


仅仅因为他是儿子。那个女孩面对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又能怎么样?



从此以后,张桂梅校长更加坚定了要办女高的想法。


因为,她绝不能让这样的封建思想再荼害任何一个女孩。


可人生不是处处都能遇见张桂梅式的导师,更多时候,在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时,我们孤立无援。


读书,并不单单是为了获取一个文凭,更深广的含义是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一步一步向上走。


这股力量会在每个孤立无援的时刻涌现。


女孩们,请记住:


能救你的,永远都是你自己。



写在最后:


我们致力让「101个她」记录更多女性,如果你也有想要讲述的故事,可以扫描文末二维码或者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留下你最想讲述的故事,就有可能让更多人看到,也许你的经历,就是照亮她人生命的一束光。


只要你来,我们都会记得,101个她」,有你,也有我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