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这个不起眼的做菜习惯,可能会引发骨质疏松→

热闻 作者:新华网 2023-12-23 21:56:01


一说到骨质疏松

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

要补钙

很多人平时也比较注意

通过补钙预防骨质疏松

不过,很多人不知道

下面这个烹调习惯

也可能会令全家人骨质疏松

——做菜多放盐



1


骨质疏松有多大危害?


骨质疏松症,说直白点就是“骨头变松”了。
我们的骨头外面是一层坚硬的壳,包裹着里面的骨小梁(一种海绵状的骨组织)。健康骨骼的内部结构类似海绵,除了支持身体和保护重要器官之外,骨头还储存钙等矿物质。在骨头的代谢过程中,每天都有一定量的骨组织被溶解吸收,又有相当数量的骨组织生成,两者的平衡维持骨的稳定。一旦骨头的生成小于其溶解吸收,骨头组织就会慢慢变细、变稀甚至断裂,造成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一种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 ;65岁以上人群达到32.0% ,其中男性为10.7% ,女性高达51.6%。

更严峻的是,国人的骨骼健康水平也令人堪忧,且有年轻化的趋势。调查发现,我国低骨量人群庞大,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我国40~49岁人群低骨量率达到32.9%,其中男性为34.4% ,女性为31.4% 。


骨质流失通常悄悄地发生,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骨质疏松的加重,会有背部疼痛、驼背、变矮等症状,还很容易发生跌倒、骨折。骨质疏松导致的跌倒和骨折,对老年人来说是个很致命的问题。其中,股骨骨折尤其危险,大约20%的患者在确诊后一年内死亡。

2


高盐增加骨质疏松风险

盐除了提供咸味,还是负责调和味道的最佳主角。它能消除苦味、弱化酸味、提升甜味,可以通过丰富食品的香气来带动饮食的整体风味,所以美食里总少不了盐,不少人也习惯在炒菜时多放盐。
不过,盐吃多了要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在排出的同时还会把一部分的钙给带出来。肾脏每排出2300毫克钠(相当于6克盐),同时就会损失40—60毫克的钙。摄入过量的盐意味着会带走更多的钙。如果需要排出的钠太多,钙又不够用了,就只能从骨骼中“抢”。久而久之就会造成钙流失,就会增加骨质疏松风险。有不少研究显示,钠盐的摄入与髋部或椎体骨密度降低相关。

现实情况是,我国居民钙的摄入量原本就存在很大不足,如果盐再吃得多了,对骨质疏松只会雪上加霜。正因如此,目前我国关于骨质疏松的健康建议都建议,骨质疏松症患者低盐饮食,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6g,老年人不超过5g。

3


如何少吃盐?

随着国民营养计划、健康中国行动的推进,我们开始了“三减”行动,减盐是其中一项。健康中国行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等都推荐我们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应不超过5克。


总的来说,中国居民钠摄入约80%来自家庭厨房,包括烹饪时放入的盐、调味品以及咸菜。日常生活中,如何减少盐的摄入呢?建议从几个方面做起:

1、用限盐罐或限盐勺。日常做饭菜时可以使用限盐罐和限盐勺来提示自己用了多少盐,限盐勺有2g、3g的,这样就能更精准地控制自己的用盐量。

2、巧用烹饪技巧减少用盐。平时烹调食物时不用或者少用盐、酱油或鱼露等含盐的调味料,等到食物快出锅再加盐调味,这样吃起来会有咸的味道。

3、利用食物本身味道来丰富口味。一些食物天然的味道也能让菜肴的口味变得更好,做某些菜时可以放醋,柠檬汁,或者辣椒来替代盐的咸味,既满足口味需要,也能减少盐摄入。

4、限制咸味零食和快餐,当心隐形盐。很多儿童/成人零食,快餐含钠量都很高,比如薯片,一些汉堡包和披萨。此外,豆瓣酱、辣酱、榨菜、酸泡菜、酱黄瓜、黄酱、大酱、腐乳、咸鸭蛋等食物中的隐形盐也不容忽视,尽量少吃或者不吃。

5、看营养标签,选择含钠较低的食品。购买包装食品时,注意看营养标签,主要看钠的含量,优先选择钠含量低的食品。

6、购买食盐时,可选择低钠盐。普通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低钠盐含有70%左右的氯化钠和30%左右的氯化钾,如果你选择摄入等同重量的低钠盐的话,无形中你就减少了30%左右的钠离子摄入。

7、不咸≠不含盐。比如,话梅、番茄酱、面包、夹心饼干等食品,吃起来感觉好像不咸,但是也有不少“隐藏钠”,相当于过多摄入了“盐”,也要注意少吃。



 更多新闻 


一起阅读吧,寻找生活的“答案”

管它是不是耕地,应付了卫星就行?


来源:科普中国(ID:Science_China)

作者:阮光锋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审核:钟凯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

监制:刘洪 牟彦秋  监审:程淼
编辑:严海  校对:刘怡然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