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VS《爱很美味》:女性群像剧,要口碑还是要话题?

八卦 作者:寻艺 2021-12-09 20:06:38

国内都市女性群像剧的鼻祖大概是2003年的《粉红女郎》,这部改编自漫画的喜剧作品在20年后的当下,依然是无数观众心目中的经典之作。把女性群像剧重新推回市场中心的是2016年的《欢乐颂》,正午阳光用这部话题之作,解锁了女性题材的流量密码。


此后,女性群像剧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比如双女主模式的《了不起的女孩》《流金岁月》《正青春》,聚焦中老年女性群像的《亲爱的她们》和《老闺蜜》,以及多个女性角色共同成长的《他其实没有那么爱你》《我是真的爱你》《北辙南辕》《三十而已》《二十不惑》《我在他乡挺好的》《爱很美味》等等。至此,女性题材终于打破性别桎梏,在主流市场拥有了在情感和家庭之外的独立成长故事。



经过近几年对女性受众观剧需求的探索,当下的女性群像剧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创作模式,并形成了风格鲜明的两大类别,一种基调更细腻温和的高口碑类别,如《我在他乡挺好的》和《爱很美味》,还有一类是风格犀利的话题剧,如《三十而已》和《我是真的爱你》。不管是口碑还是话题,在单一维度能做到极致,被受众认可,已经很不容易,想要两者兼得,在现阶段基本不可能。


高口碑剧和高话题剧有着哪些相似的创作规律,又有哪些不同的看点?


相似的样本选择,统一的情感元素


不管是要口碑还是要话题,当下的主流女性群像剧在样本选择上都高度相似。比如,主打话题的《三十而已》《我是真的爱你》,分别选择了大龄单身女、已婚被出轨主妇、离婚女;主打口碑的《爱很美味》也选择了被逼婚的大龄单身女、已婚被出轨的主妇、即将踏入婚姻的职场女性。



三种人设的背后,浓缩了当下现实女性最普遍、最焦虑的三种情感命题:脱单焦虑、婚姻破裂危机,以及婚姻与事业的冲突。


在男性角色的选择上,两者之间也有不少共性:看似体贴却出轨的丈夫、对情感很纯粹的年下男、诱惑女主的高富帅,等等。这些功能性男性角色,则分别成为体现女性面对情感、婚姻和物质等现实问题不同态度的载体。


除了上述聚焦熟龄女性婚育矛盾的女性群像剧人设样本相似,关注年轻女性成长的女性群像剧同样在人设上有着相似的规律,比如《二十不惑》《欢乐颂》《青春斗》。在这些作品里,几乎都有着一位挥金如土的富家女、一位原生家庭极为奇葩的灰姑娘女孩、一位平凡但善良单纯的杂草女孩,以及一位漂亮高冷的女神。


这些高度一致的人设背后,主创们想要探讨的命题同样一致:金钱、家人、学习、外貌等客观条件,分别对年轻女性的成长带来了哪些阻力或者助力?


除了人设上的共性,在情感关系上,不同风格的女性群像剧也有不少相似之处。或被小三拿下或被现实打垮的爱情,互相扶持的滚烫友情,以及不完美的亲情,几乎已经成为女性群像剧的情感标配。《三十而已》《爱很美味》《我是真的爱你》《他其实没那么爱你》等剧如此,《二十不惑》《欢乐颂》《我在他乡挺好的》也一样。



人设和情感关系的相似,在某种程度上会让风头正劲的女性群像剧陷入审美疲劳,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些共同之处也正是女性群像剧的魅力所在。


观众对女性剧的观剧需求,正是从不同定位的女性角色里找到跟自己能产生共鸣的一款,而这些高度相似的样本,无一不是来源于创作者从现实生活里的凝练,自然有着最大公约数的受众基础和高覆盖度的共情杀伤力。


当角色与观众建立共情,“她”对待情感、婚姻、工作、父母的态度,“她”每次面临考验时的抉择,“她”在经历挫折后的反思和成长,都会成为牵引观众情绪和情感的看点。


截然不同的冲突表达,大相径庭的共情路径


尽管在人物和情感上高度相似,主打口碑或者话题的女性群像剧依然有着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故事风格。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两种不同类型作品对矛盾冲突有着不同的展现方式。


比如女性群像剧里都会出现的“出轨”冲突,高口碑剧《爱很美味》和高热度剧《三十而已》展现的方式就完全不同。在这两部剧里,都是已婚全职主妇被看似顾家的老公“绿”,但《爱很美味》并没有详细展现出轨事件本身,不仅没有详细铺垫小三插足的原因、丈夫出轨的心理等等,甚至用相对荒诞的事件来冲淡这个冲突本身的狗血感,比如,因为疫情居家隔离做流调时,看似忠诚的丈夫忽然被工作人员放出出轨“实锤”,在离婚现场又安排女主们和小三的戏剧化相遇等等。



相比之下,主打话题的《三十而已》和《我是真的爱你》均采用了相反的方式,对出轨双方的情感需求、挣扎过程,以及女主被出轨后和老公的情感拉扯过程,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展现。


不同的处理方式带来的观感和效果也天差地别。聚焦出轨本身三位当事者的情感历程,自然能为作品带来持续的话题度,但将更多故事集中在女主走出“出轨”阴影自强自立的一面,却能让女性受众情感舒适度更高,口碑反馈也就更好。


除了对矛盾冲突的表达方式以外,在共情路径上,两者之间也有很大差异。豆瓣评分8.2分的《我在他乡挺好的》和年度收视前十的《欢乐颂》,都将女主们在他乡的拼搏作为共情点之一,但带给观众的共情感受却完全不同。前者对于几位“北漂”女孩在生活细节和工作上的辛苦和压力描述得朴实而细颗粒,挤地铁时的酸楚、租房子时的卑微,职场上的碾压等等,女主们应对困难时的坚强和积极的态度,真实而不矫情,让观众在共感、欣赏中产生共情。


而《欢乐颂》里的几位“沪漂”女孩,在异乡打拼时也面临方方面面的困难,但女孩们引发观众的情绪更多停留在“怒其不争”的怜悯、“三观不合”的吐槽等层面,认同感的缺失,虽然更能点燃观众的情绪沸点,但却在口碑层面显然不如前者。


减弱矛盾冲突的狗血感,增强人设的讨喜度,是高口碑女性群像剧的特色。放大矛盾细节,让人物更具争议,是高话题女性群像剧的选择。很难说哪种表达方式更高级,但带来的效果却很显著。


既然在人物和情感上有如此多共性,为何女性群像剧无法在口碑和话题之间实现双赢?客观来说,造成女性群像剧口碑和热度割裂的根本原因,在于当下的剧集开发环境。



剧集原本就带有很强的商品属性,对热度和话题的追求是作品的重要诉求,而当下的剧集创作正在进入“用户”时代,“用户”的观剧需求成为所有项目的开发驱动,能被洞悉的“用户需求”往往停留在视听层面,更深层次的精神诉求很那被大数据捕捉。


而平台和资方对于高口碑剧的开发,往往会选择中腰部体量或圈层属性更明确的类型化剧集来尝试,这类作品即便反响不错,影响力也局限在圈层爆款的量级,很难在全网实现热度和口碑的双赢。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一部剧集的风格和定位在项目开发之初就已经确定,热度和口碑成为不同的追求赛道,不光女性群像剧无法产出兼具口碑和热度的作品,其他题材同样如此。当然,近几年也曾出现过叫好又叫座的作品,比如《人民的名义》和《小欢喜》,但这些作品的火爆在很大程度上有着题材红利,很难复制。


从各大平台公布的待播剧信息来看,女性群像剧将在未来的一到两年达到创作高峰,数量增加带来的内卷,势必引发作品品质的内卷升级,女性群像剧还有哪些探索空间?我们将持续观察。



寻艺企业微信号开通啦!
长按二维码, 添加小艺为好友~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安全、绿色软件下载就上极速下载站:https://www.yaorank.com/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